壁虎,是喜欢来家里逗留的常客,一部分老人“谈虎色变”,极力叮嘱孩童们尽量远离壁虎,也告知家人晚上睡觉前记得封存食物,他们害怕食物沾染了壁虎的体液,人进食后有生命危险。
也有民间传言:壁虎的尿液,入眼瞎、入耳聋、入喉哑,滴到身上肉会溃烂,吃过壁虎爬过的东西会中毒死亡。让这部分老人深信不疑,以为壁虎是含剧毒的动物。
那么,传言都是事实吗?壁虎到底有没有毒?家里进了壁虎,要不要赶出去?
后来,又把守宫进一步神话,把它视为能飞檐走壁的“飞龙”,在民间,“守宫”意为家业永固,代表家族兴旺,远离妖魔。
同时,守宫还是古代未嫁女子的印记,相传,古人喂食壁虎朱砂,待壁虎全身通红后磨碎,将粉末点在女子的四肢上,代表忠贞和廉洁,一旦女子不守妇道或初尝禁果,“守宫砂”将自动消失。
据现代科学研究,壁虎的断尾截面覆盖着密集的蘑菇状小柱子,每根柱子尖端布满了纳米级的孔洞,尾巴没断裂时,小柱子交叉搭建,中间充满微小的空洞,此等结构,使壁虎尾巴能承受180°的直线拉力,不能承受弯曲的扭力,因此,壁虎只需使劲扭动尾巴,就能断尾逃生,“两全其美”。
科学家想进一步复制壁虎的再生能力,以便应用到医学上,奈何这属于壁虎独享的“专利”,任何人都无法复制,科学家只能望洋兴叹。
除此之外,壁虎的“脚上功夫”也十分了得,它拥有复杂的脚部结构,脚掌的衬垫是基础,衬垫上的刚毛是关键,刚毛顶端的小刷子拥有十分强悍的吸附力,促使壁虎能游走于任何平面,在天花板上也能行动自如。
后来,流传的一则故事算是“坐实”了这段记载:
传闻,一个女子在澡盆中洗漱两个孩子,过程中孩子嚷着口渴,她顺手就拿起旁边桌上白天的余茶给他们喝了,待她进屋拿着衣服回来时,两个孩子不见了,只剩下一盆腥臭味的洗澡水。而她看见两只壁虎正在旁边“活动”。
而且,壁虎还是古人口中的“五毒”之一,是和毒蛇、蜈蚣、蝎子和蟾蜍称兄道弟的毒物,毒蛇口中有毒牙,蜈蚣腭牙有毒腺,蝎子尾部有螫针,蟾蜍皮肤分泌毒液,壁虎体内排出体液,都是个顶个的“毒手”。古人喜欢把“五毒”动物做成药物,在治疗以毒攻毒的伤患方面,效果显著。
看来,古人讹传的体液有毒是站不稳脚跟的。
在深层次探索下,壁虎身体不具备蜈蚣一样的毒腺,口中无牙齿,没有像蛇一样的毒牙,身体很干燥,没有蟾蜍的皮肤液,它身上就没有含毒的地方。
总体来说,壁虎属于一种性情温和,谨小慎微的动物,它怕人,怕热,怕光,是不会主动靠近人类的,大可不必将它赶出去。
这些都是壁虎爱吃的小动物,蚊子、蟑螂、苍蝇还是“四害”中的“三害”,是无数种细菌、病毒的传播载体,卫生间的小飞虫是大名鼎鼎的“下水道杀手”——蛾蠓,能在下水道生存,自然不凡,不知名的飞蛾也有可能携带病菌,同样不能忽视,而壁虎的到来,把它们一一解决,是为民除害的行为,我们又为什么要赶走它呢?“请”它还来不及。
3、家有壁虎,祥瑞必富,遇见了最好不要赶走
民间传说,壁虎有“庇护”、“避祸”的寓意,在古人看来,壁虎是吉祥之物,从它“守宫”一名来看,确实象征了家业已经稳固,平步发展奔向富,来到家里自然受到欢迎,赶走就不吉利了。
延伸阅读:壁虎和蜘蛛因“五毒”席位的争议
在《笑傲江湖》、《碧血剑》等武侠小说中,提到的五毒是毒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后来,在众多影视作品的渲染下,蜘蛛好像在“五毒”中根深蒂固了,让人们一度认为蜘蛛属于“五毒”之一,壁虎不是,其实,这是错误的导向。
真正流传下来的“五毒”是没有蜘蛛的,而是壁虎,上边也说了,“五毒”可能是古代大夫和郎中看中的能治疑难杂症的“五虫”,从古至今,还没听说有蜘蛛能入药治病的。
动物们深知和人类的交往之道,一般情况下,它们不会主动招惹人类,就好比人人害怕的蛇,只要人类不去刻意招惹,蛇并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胆小的壁虎更不用说,它远离人类还来不及。
搁以前,壁虎经常出现在我们眼前,而现在,随着城市发展,环境变差,房屋翻新,壁虎已经失去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它们早已远居深山,不问世事,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内,已经很少看见它们的身影了。
我希望的是,人类要去保护它们,不要刻意伤害,不要为了睹一时之快,恶意去扭断它的尾巴,否则《小壁虎找尾巴》只能永远活在教科书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