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连自家网络都没有配置过,只要掉网就打10010的广大普通用户来说,如果您贸然问他们知不知道路由器、交换机是什么,他们可能会反问您几个诸如“好吃吗”之类的疑惑。正是这些萌萌哒用户才是我们得以以专业人士自居的群众基础。
如果你此前也不了解路由器、交换机这类网络设备的外观,那太好了!从下面开始,您就可以彻底实现脱离群众的梦想。为此,我们需要眼见为实,看看Cisco路由器到底长什么样子(以Cisco 2600系列路由器为例,见图1)。
图2 Cisco 2600系列路由器后视图
看得出来,后视图比前视图要稍微“有料”一些。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在拓扑中那些“左右逢源”的连接线都是接在哪里的。除了各种接口之外,我们还如期看到了这台设备的开关和它右边的电源接线。
显然,在图中显示的4类接口中,串口和快速以太口都是用来转发数据的。转发数据为啥还会使用不同类型的接口呢?这跟线路提供方提供的物理线路有关。比如把北京和天津的两个路由器接口连接起来,运营商提供的是一条数字专线,这时候我们就只能使用串口进行连接。接口好比车站,从北京去天津可以坐火车,那就要去火车站,当然也可以坐大巴,但那就要去大巴站。不管在哪个车站,坐什么交通工具,最终都是殊途同归。
那么控制口和辅助口又是干什么用的呢?顾名思义,控制口是控制设备用的,辅助口(AUX接口)的作用也是对设备进行管理,需要通过调制解调器远程建立连接,现在基本已经没有人使用。
从广义上看,路由器、交换机都属于一种特殊的计算机,它们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数据进行转发。计算机可不是计算器,没法直接把按键集成在面板上。因为这类设备的功能过于复杂,必须通过外接设备进行控制。家用计算机的外接设备(外设)种类很丰富,包括输入信息的键盘鼠标、输出信息的显示器打印机等。好在控制网络设备不需要外接这些乱七八糟的外设,我们只需把这些设备与一台计算机进行连接,然后通过计算机的外设进行控制就可以了。这样就既不用在这些网络设备上提供大量不同类型的控制接口,又不用在批量管理众多网络设备时忙于插拔各式外设。
这个时候,很多读者难免会产生这样一种疑问:网络设备能不能通过串口和快速以太网口这种信息传输接口来进行控制呢?难道我们非要通过专门的控制接口才能管理它们吗?既然网络设备也属于计算机的一种,个人计算机的USB接口就既可以用来对计算机进行管理控制(比如外接键盘鼠标),又可以实现信息传输(比如外接U盘)呀。
问得好。答案我知道,但是先不告诉你。
下面咱们来看图3。
图4 用于数据中心环境的高端Cisco交换机
看完上面的介绍,希望读者已经对Cisco设备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虽然网络设备并不属于消费类电子产品,我们不会经常在各类论坛上看到人们针对它们的功能和性能展开针锋相对的讨论,更不会有虚荣心旺盛的同学少年为了买一台高端路由器而高调卖肾筹款(当然,高端路由器也不是靠卖肾就能凑够资金的玩具),但这些设备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神秘。说到底,它们只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计算机而已。从下一节开始,我们将对这些设备进行更为深入的介绍。
Cisco设备的硬件
前面我们看到的是路由器的外观,下面我们参照图5来看看它的“五脏六腑”,以及启动的步骤。这部分内容很好理解,它基本都可以拿来和普通的家用电脑进行类比。
内容简介
本书的宗旨是用直白风趣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路由交换方向CCNA考试所涉及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
本书分为18章,分别讲述了OSI和TCP/IP的概念、TCP/IP协议、以太网、路由器和交换机在网络中的作用、IP编址、操作与配置Cisco IOS设备、管理网络设备、路由基础与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基础与RIP协议、EIGRP协议、链路状态协议概述与OSPF协议、网络地址转换、广域网、访问控制列表、IPv6、二层交换技术、VLAN技术、配置STP等知识。本书既涵盖了网络技术的宏观理论架构,也包括了网络协议的微观工作原理,还囊括了网络设备的具体操作方式。
本书专为技术水平介于零基础到CCNA水平之间的初学者打造,既适合作为相关课程的辅助教材和课后读物,亦可让无暇参加技术培训课程的人员用作自学读物,更可以帮助准备参加CCNA认证考试的考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